簡單來說,這是一間白色的房子。
是小時候畫筆下或玩積木會出現的那種屋房,也是每個人心中對於家的共同語彙圖像。進退間形成的框,蘊含著箭頭向上,隱喻著成長,也提點著路過的行人時常向天空仰望。在有限的街角空間向前奔跑延伸的框,形成了大面無開窗的白色塑鋁板側牆。框內賦予石頭漆噴白與落地窗,經過大樹的光影推移下將虛實之美表現在內外牆。遠看是留白的畫布,題材是記錄晝夜街頭巷弄光影的匆忙;側牆上以類似竹節紋理分割,乃取『築』之諧音,與此建案的案名相互呼應。
在親切高度的水泥板矮牆以及白色抿石子坡道的歡迎之下進入了室內,溫潤的橡木集成由地板緩緩的攀上端景牆,不做過多詮釋的迎賓走廊,讓進入的腳步褪去匆忙。內部隔間與櫃檯刻意和天花與壁面脫開,讓各個區域的天花與牆面沿著噴黑的線形出回風,隨著視覺以及空氣流動在有限的室內空間盡情伸展。洗手間的石頭漆牆面粗糙質地與細緻白色馬賽克地磚,則是外牆上的石頭漆與白色塑鋁板相遇的未完待續。
大量留白捨棄裝飾,反而在這紛亂的都市裡是種純粹的宣示。直接展現材料質感的美學,是初期現代主義的基本原則,同時也是建築的淬煉之處。那是為了讓人們在心中只留下對空間的體驗,而創造出樸素又充滿力量的空間。萃取出的空間表現,加入外界自然滲入的光線,就能表達一切。
IMAGE/PHOTO CREDITS: XJstudio & South-Fish